荳荳上學三週了,第一周從傻傻上學到哭哭鬧鬧,到似乎接受了學校;第二周開開心心,出門前滿懷期待的心情去上學。第三週,突然被打回比原型還要更不明所以的原型,出門前就開始哭鬧不說,連回家的反應都讓人身心俱疲。
 

DSC_1067.jpg

上學第三週,出門前就喊著:「我要回家~我要回家~」
 
就這樣我們剛結束的周末兩天一夜小旅行,就在荳荳心情好跟荳荳在哭鬧的輪迴中進行,其中哭鬧的部分似乎佔了大多數。也因此我開始靜心想想到底為什麼荳荳會有這樣的情緒表現,也上網再查了一些資料。
 
我太輕忽了,原來除了上學時候的哭鬧反應,放學後的表現也是個重點觀察。仔細回想這一周的荳荳,對於「你一個人在這邊反省,之後再來找媽媽」的懲罰反應非常的大,甚至在某一晚上出現無限輪迴的「不要丟下我一個人」的哭鬧。再來是對於不順她意的事情,或是不想遵守的指令,都會情緒瞬間爆衝。傳說中的分離焦慮症候群真的這麼強韌,在我們上學三週了才慢慢浮現出它可怕的面貌嗎?
 
還記得前兩天跟老師聊,跟老師提到荳荳其實是個很慢熟怕生的孩子,所以可能在學校有這麼多的新老師新朋友讓她壓力很大。老師聽了有點訝異,因為看荳荳在學校的適應狀況良好,感覺不出是個慢熟的性格。是啦,畢竟從學校傳來的照片影片等等,荳荳都很開心甚至是興奮地在參與活動,連我這個做媽媽的都以為荳荳的這個內向性格到學校去轉性了,何況是才認識幾天的老師。在學校表現良好,但其實是一直把壓力往心裡吞;或者,在學校玩得開心讓她忽略了面對生人的緊張感,累積久了心裡的抗壓額度就滿了。
 

3586.jpg

在學校裡看起來都乖巧聽話,似乎適應良好
 
除了慢熟怕生(然後人來瘋回家躲起來哭)的個性使然以外,學校的「規矩」也許也是讓荳荳反彈的原因。有些教養文章中都提到孩子們在去幼稚園一段時間後發現「原來幼稚園不是個只有玩耍的地方,是個不能為所欲為的地方」接著就開始排斥上學了。荳荳在上學這幾周下來,有個驚人的正面變化就是「願意打招呼」了,遇到鄰居會打招呼,見到巷口的豆花店老闆娘會打招呼。就在我們在心中撒花的同時,沒想到也許這些「學校老師說的規矩」也讓荳荳心裡不舒服了。當然,規矩要教禮貌要養成,但也許一下子太多太多了,只有三歲多的荳荳看來有些招架不住了。
 
好啦,也或者在學校的時間多了荳荳心裡也慌了,在心底想要測試我們是不是還愛她,而不是就這樣把她丟給老師了。
 
面對荳荳這周情緒上的反撲,老實說讓我很措手不及。所以面對她無理的哭鬧,也讓我備感壓力。大家都知道的,壓力一大就容易發怒,這兩天蠟筆小新的妮妮媽媽揍兔子的畫面不斷在我眼前出現,我都在想一個月後的結婚紀念日我要跟陳先生互送一隻大兔子了。
 

27-1F41R05300-50.png

就是這一隻兔子,可能需要團購一下
 
晚上看了一篇文章上面寫到,對於情緒以及壓力,孩子不知道該怎麼面對,他們會從我們身上學習。所以,要是我們「以暴制暴」或是被他們激發情緒表現出不耐,那麼他們學習到的就是「我生氣了所以我可以很兇」。唉,其實,媽媽我也不是個很好的大人。生氣就想發怒,我也是這樣呀!
 

下載.jpg

要是再對荳荳兇兇,也許以後就是我們母女一起揍兔子了
 
 

23.jpg

陳先生:「你都要四十歲了也都這樣呀! 別對荳荳要求太高。」
陳太太:「欸我才三十二歲,你不要太誇張好嗎?」
嗯,似乎跑掉重點了
照片是三十年前的媽媽我,看來這個哭鬧脾氣真的是會遺傳(攤手)
 
昨天晚上荳荳又在哭鬧,翻出了賴馬的「愛哭公主」給荳荳,荳荳似乎得到很多共鳴,這兩天的指名度很高。裡面除了幽默的角色反應讓讀者發現「愛哭原來大家都不喜歡呀」,還有那很可愛的「哭哭臉變笑笑臉」咒語,最讓我心頭一震的,是皇后媽媽的反應。當愛哭公主一路哭著回家,皇后媽媽溫柔的安撫她,提議我們來辦個生日派對讓愛哭公主跳脫情緒;當愛哭公主搞砸了派對身上變得好髒好髒,皇后媽媽溫柔地說妳變成泥巴公主了;在愛哭公主說著自己把朋友嚇跑的時候,皇后媽媽摸摸公主的頭說:「嗯,我想妳一定很傷心,我們先去洗澡好嗎?」
 

fc13e8e1-aca5-44de-9708-967897d5ac13.jpg

 
不止荳荳從愛哭公主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,媽媽我也從皇后媽媽的身上彷彿看到一盞明燈。是呀,同理孩子的情緒還有正面回應孩子的需要,這是第一步驟。我怎麼這幾天在荳荳的哭鬧中,都忘了這最重要也最有用的步驟呢?
 
突發異想想到了被燙傷的口訣「沖脫泡蓋送」,當被孩子的哭鬧情緒燒到的時候,也可以來「沖脫泡蓋送」。我也還在實驗練習中,希望哭哭荳荳快不見,笑笑荳荳明天見!
 
  1. 「沖」淡孩子的情緒:第一步,這是給爸媽的強心針,要認知到孩子正在情緒當頭,這時候跟孩子正面衝突講道理都是沒有用的,所以目標沖淡孩子的情緒,也控制住自己的情緒。
  2. 「脫」下大人的自尊心:面對孩子的哭鬧,脫下自己的自尊心吧!不要為了大庭廣眾而喝斥孩子,也不要為了孩子不肯配合而面紅耳赤,脫下自尊心好好面對孩子的內心。
  3. 「泡」進我懂你的池子:同理孩子的情緒,了解孩子的需求。一句「我知道你想要...」讓她知道自己不用再無限跳針重複需求,一句「你很害怕對不對」讓她知道自己不用大哭大鬧引起注意。
  4. 「蓋」上最溫暖的擁抱:擁抱最能安撫孩子慌亂的心。父母在盛怒的時候往往想把孩子丟地遠遠的眼不見為淨,但其實最親近的擁抱才是最好用的哭鬧滅音器。
  5. 「送」上另一個選擇:情緒被撫平之後轉移目標,在孩子還在情緒上頭的時候提再多的"好康"都沒有用,這是最後一招帶離那個情緒事故發生地。
 

20170819_115659.jpg

荳荳最近很愛「抱緊緊,再緊一點,很緊很緊。」
 
是的,知易行難,這世界總是說的比做的更容易。跟牡羊座倔將脾氣的荳荳一樣,對於同為牡羊座硬脾氣的媽媽我來說這真是一門很難的課題。只能慶幸自己後知後覺地發現荳荳的難題,然後希望讓我們一起學習面對情緒以及壓力的方法吧!
arrow
arrow

    羅愛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